![]() 古筝技法 :弹奏中的"双手配合" 1、轮抹:左右手用抹的指法快速交替拨弦。拨弦的顺序,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。轮抹常用于演奏连续的十六分音符,表现跳跃或急促的情绪。 2、三勾轮抹:这是一组双手配合拨弦的综合指法。共有四次拨弦的动作:第一次右手用三勾;第二次左手用抹;第三次右手用抹;第四次左手用抹。三勾轮抹常用于情绪热烈的乐曲中。 3、轮撮:左右手用撮的指法交替拨弦。拨弦的顺序,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。轮撮常用于连续快速八度和音的演奏。 4、双手琶音:用双手配合弹奏琶音,演奏分解和弦,取得如流水效果。 双手琶音的用力,一般要求每个手指力度要均衡,有时强调大指要稍多用力,以突出琶音中的旋律音。 双手琶音应注意左右手的衔接要紧凑,时值要准确。 5、双手柱外刮奏:左右手交替进行柱外刮奏。它主要用于制造气氛,取得某种特殊色彩。 双手配合拨弦的手法很多,以上讲的仅是双手配合的部分指法。 双手配合的其他手法还有: a.左手弹伴奏音型,右手弹旋律。 b.左手弹历音,右手弹旋律。 c.左手弹旋律,右手弹历音。 d.左右手交替弹历音,激烈时如急风暴雨;缓慢时如潺潺流水。 e.左手弹分解和弦,右手弹旋律。 f.右手弹旋律,左手弹对位性旋律或副旋律。 g.右手弹旋律,左手弹某种效果(如打击乐、鸟鸣等)。
b. 拇指摇:大指用托和劈连续交替向外向里快速拨弦。拇指摇靠大指的指根关节拨弦,即以拇指与手掌的连接处为动点,带动全指运动。其它小关节不要向里弯曲。大指与弦的角度,以30-40度为宜。拇指摇有时用扎桩有时不用扎桩,在快速演奏长音或时值较长的符用扎桩(扎桩一般用无名指进行);在演奏不断变化的时值较短的一些音符时不用扎桩。拇指摇除用大关节的拨弦方法外,也有的人是用大指的小关节拨弦的。
在演奏时值较长的音符时,拇指摇常与三种指法相配合。即: c.八度摇:大指和中指在八度和音的两根弦上用劈撮和剔撮连续交替快速拨弦。八度摇靠手腕演奏手指关节不动,大中二指要保持八度的弦距,且手指略有弯曲以适应这种指法的需要。八度摇仅用于连续八度和音的演奏,它在筝曲中使用比较少。
d.双指摇:食指和中指同时向里向外连续交替快速拨弦。双指摇的动作与食指不同: |